通达则地盛,地盛则繁华。
翻开襄阳城市地图,襄江大道(东西轴线工程)如同一条“金腰带”穿过城市北部,将樊城、鱼梁洲和东津新区连为一体,成为贯通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。
襄江大道全长约26公里,全程不设一个红绿灯,是襄阳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。它的建成通车,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,开启立体交通新时代,更拓展了城市的发展格局,承载着襄阳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、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伟大荣光。
2022年1月1日,襄江大道(樊城段)正式通车。这段快速路全程高架桥,双向六车道,有13条匝道方便上下桥,市民开车只需8分钟就可从樊西直达汉江边,一路畅通。
攻坚克难 创造多个襄阳市政之最
城市建设,道路先行。近年来,按照“一心四城”城市总规要求,襄阳城区开始逐步向东扩展,东津新区成为和襄城、樊城、襄州一样具有同等地位的城市片区。
然而,由于河流和铁路的阻隔,老城区到东津的交通甚为不畅,虽然政府先后修建了东津大桥、唐白河大桥,但是商贸发达的樊城片区缺乏和东津新区的直接联系通道,迫切需要一条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。
襄江大道西接襄荆高速,沿中原西路经大李沟、清河路,上跨焦柳铁路,两过汉江,经鱼梁洲、东津新区,东接东外环,全长约26公里,分为东津段、鱼梁洲隧道、樊城段。
“全程跨越九个主要路口,穿过两大新老城区,三跨大李沟,在城市主城区建起一条高架桥。”负责襄江大道(樊城段)项目的中建三局建设者们在建设之初就面临众多难题。
大李沟是重要的排洪通道,沟内桩基开挖施工会对环境造成影响。为保护大李沟的自然生态与调蓄能力,中建三局创新施工技术,选择少支点施工工艺,减少桩基、围堰施工等工序对河道的损坏,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。
工程建设期间,施工单位定期对河道建筑垃圾、漂浮物、杂草等进行清理,后期又对破损的河道按原设计进行生态恢复,把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融入建设全过程。
襄江大道(樊城段)途经中航大道、卧龙大道、汉江北路、长虹北路、樊魏路、春园路、前进路、长征路和大庆东路等九个关键路口,每天人流、车流量非常大。为此,施工单位在住建、交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提前谋划,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疏解方案,采取多次倒边施工以及夜间合龙的方法加快工程进度。
由于横跨焦柳铁路,为减少施工对铁路的影响,施工方先顺着铁路桥南北方向架设钢箱梁,然后再转体93.5度到铁路上方。该桥全长150米,为全钢结构独塔斜拉桥,是中心城区首座跨铁路转体桥,大桥转体采用的“非对称全钢结构独塔单索面斜拉桥+盖梁中央转体施工”工艺全国领先。
在施工过程中,市住建局多次主动对接武汉铁路局,协调市烟草公司拆除宝晖酒店作为施工场地,帮助施工单位解决了众多难题,最终让大桥实现“华丽转身”。
去年“十一”前夕,为加快工程建设,市住建局、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在襄江大道(樊城段)施工现场举行“大干100天、攻坚保贯通”誓师大会,掀起大干100天的建设高潮。
为了确保樊城段年底通车,住建部门要求施工单位倒排工期,将工期分解细化到每一天。同时,加大与城区政府、公安交警及相关管线单位的协调力度。
“我们组建了一个‘百日攻坚’微信群,会集项目、监理、施工、城区政府、市直部门、管线、社区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,每天发布工程进度及需要政府帮忙解决的问题,住建部门做好统筹、协调、监督。”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张林说,住建部门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的双调度方式,加强与参建各单位的沟通联系,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,确保襄江大道(樊城段)顺利通车。
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,克服汛情、季节施工等影响,解决沿线征拆、管线迁改等难点问题,完成主体结构箱梁104联、承台446座、墩柱447根、混凝土52万立方米、钢筋7万吨。
据不完全统计,襄江大道(樊城段)综合管线迁改89公里,相当于10个高架桥长度,改造雨污管网16公里,架空线缆入地60公里,5000余人参与项目建设。
开启立体交通 为襄阳首条城市快速路
此次通车的襄江大道(樊城段)全长约8.7公里,采用“主线高架+地面辅道”建造模式,除大李沟弯道处限速60公里每小时外,其他路段限速70公里每小时,是襄阳市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。
“从樊西起点上车,走高架桥一路向东,不到8分钟就到了樊东江边。”日前,记者驾车全程体验了襄江大道(樊城段)的“加速度”,非常便捷。而在此前,开车如果不上襄江大道高架桥,到樊东江边,不仅绕路,而且至少要穿过九个主要路口,遇到10个以上的红绿灯,至少需要30分钟。
作为我市第一座高架桥快速通道,市交警支队前不久也对外发布了襄江大道(樊城段)、中原西路、清河路交通管理的通告:襄江大道桥面全线禁止重中型货车、大型客车驶入;禁止摩托车、非机动车(含电动自行车)驶入;禁止运输危险物品车辆驶入;禁止拖拉机、轮式专用机械车、铰接式客车、全挂拖斗车驶入;禁止行人进入。
由于是快速路,襄江大道全线禁止违法停车,并设有限速、限高、限重标志;匝道汇入和分流点禁止车辆一次连续变更2条以上机动车道,禁止压越实线及出入口标线,市民开车需注意。
此外,因通行条件限制,长虹北路与中原西路路口(白马广场路段)左转车道需从桥下借道,车辆要提前进入车道;大庆东路下桥匝道车辆在大庆东路与清河路路口一律右转。
据介绍,为方便市民上下桥,襄江大道(樊城段)共设置13条进出匝道,除长虹北路交叉口只有1条上桥匝道外,其余廖家庄路、卧龙大道、汉江北路、七里河路、云集路、长征路等6个交叉口均有2条匝道。
目前,除云集路下桥匝道、长征路上桥匝道仍在施工,清河路北侧下桥匝道地面道路施工外,其余10条匝道全部可通行。值得注意的是,为保障快速路畅通,部分匝道口上下桥处安装有交通信号灯,这在襄阳属于首次,一旦亮起红灯,表示该匝道禁止驶入,车辆必须及时驶离,禁止排队等候,市民开车需留意。
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,襄江大道(樊城段)通车后,不仅高架桥上交通顺畅,桥下道路也四通八达,让襄阳开启了立体交通新时代。
融入襄阳元素 打造城市发展景观轴线
襄江大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轴线,也是一条景观轴线。在规划建设之初,住建部门就从设计入手,充分应用水、光、电等信息技术,全力打造“襄阳美丽大道”。
建造最美桥梁。襄江大道全程高架桥,主线中央桥墩采用拱门型双矩形板式花瓶墩,墩身三面刻凹槽。匝道与主线过渡段主线加宽,增设辅助边墩,辅助边墩亦采用矩形板式花瓶墩,大李沟、清河路铁路桥等特殊路段采用分离式门式墩,不仅节约了造价,还达到了结构统一、造型美观的设计效果。
“桥墩借鉴的是襄阳古城圆拱形城门造型,与襄阳厚重的城市历史相得益彰。”中建三局襄江大道(樊城段)桥梁设计师黄强说,大桥在设计时融入多种襄阳元素,沿线的雨水、污水井盖融入古隆中、米公祠等景点文化,凸显襄阳文化特色。
配套最美绿化。襄江大道绿化设计以植物色相的变化形成七彩“水”韵,选用适于本地生长的香樟、红叶石楠等,营造适地适景、季相变化的园林景观,在高架桥平交口区域桥墩增加立体绿化景观,桥墩设置攀爬网,种植攀爬植物,通过花境小景提升景观效果。
营造最美夜景。襄江大道桥面全线安装节能路灯,桥架选用襄阳本地企业的产品,将高架桥与景观照明融为一体。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襄江大道成为樊城北部最美夜景。
“工程选用襄阳混凝土、沥青、钢材、管材、路缘石等十几种产品,带动本地经济发展。”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华中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庆锋说,中建三局在承建襄江大道时,秉承“建好一座高架,带动一方经济,造福一方群众,改善一片环境”理念,深度融入襄阳经济建设,实现互惠共赢。
提升城市能级 构建内畅外快的城市路网
交通引领着城市的发展。市委市政府要求,重视和加强城市综合交通路网建设,规划建设好城市快速路,加快构建内畅外快的城市路网,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,推动襄阳高质量发展、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。
前不久召开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,加快建设美丽襄阳、率先实现绿色崛起,全面提升城市能级,增强辐射承载力,以项目化、工程化、具体化的措施加快推进城建重大项目。
作为一条串联樊城、鱼梁洲、东津新区的大动脉,襄江大道建设备受社会关注。被誉为“汉江第一隧”的鱼梁洲隧道更是关键性节点工程,上个月东汊隧道主体成功贯通,西汊隧道正在推进建设,预计今年国庆节前完工。
作为襄阳推进“五城共建”的重要支撑和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举措,住建部门正在加快推进四大重点城建项目建设。围绕四大重点城建项目,统筹推进岘山绿道、滨江路东延伸滨水绿化和庞公片区、襄阳古城内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,彰显襄阳的“根、脉、魂”,提升城市内涵。
市住建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汪厚安表示,住建部门将紧盯省域副中心城市、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,聚焦“五城共建”目标任务,加快推进鱼梁洲隧道、环线提速等快速路项目建设,启动环线提速二期工程,力争每年都有一条快速路通车,打通“一心四城”互联互通的快速通道,不断提升城市能级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质,刷新城市“颜值”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、率先实现绿色崛起贡献力量。